【领导解读】尹伊:凝心聚力,共筑信用淮南

发布日期:2019-12-11 09:52 【字体: 阅读:

  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在党的十九大、中央深改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系列指示精神,是深入推进信用建设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淮南市从2016年开始全面启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围绕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加强信用信息记录和共享,强化信用产品应用,培育信用服务机构,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加快完善信用制度和标准体系,优化经济社会运行环境,大力推进诚信文化建设,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使诚实守信逐步成为全民的自觉行为规范,城市信用环境持续向好发展。淮南市在全省绩效考核排名不断提升,2018年位居全省第1方阵。

  一、主要做法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2016年,我市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包括40家成员单位。2018年进行调整,将成员单位扩展至70家,形成了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挂帅、市发改委、市人行牵头协调、市直部门积极配合、各县区分头实施的“四位一体”信用建设工作局面。

  二是规范完善配套制度。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淮南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6—2020年)》作为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纲领性文件和行动指南。围绕重点领域,制定出台了《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实施方案》、《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加强电子商务领域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信用制度文件。分年度,依据权责清单制定《淮南市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及标准》,下达《淮南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和考核实施细则。基本形成了以五年规划纲要为引领、以专项信用制度为核心、以年度工作要点为保障的信用制度建设工作特色。

  三是初步建成平台网站。2016年8月开始建设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2017年底正式上线运行,经过持续优化升级,现已建成“一网、三库、一平台、一中心”的平台架构。“一网”即“信用淮南”网,“三库”即门户网站数据库、重点人群库和信用信息数据库,“一平台”即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一中心”即信用数据交换中心。建立与市中院、市税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公管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重点部门常态化数据对接报送机制,截至目前,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已归集48家市直部门200多类信用目录,共计6810万条数据,其中双公示数据20余万条,归集的信用信息全量推送至“信用安徽”(省信用平台)。

  四是推进实施联合奖惩。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印发交通运输、A级纳税人、电子认证等44多份联合奖惩备忘录,制定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措施清单。结合的“税融通”、“易税贷”等工作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共计发放守信激励贷款约15亿元,“好人贷”4986万元。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将失信被执行人信息核查嵌入52家部门、1688项办件流程,实现在办件过程中的信用查询。构建联合协同机制,严格落实限制失信被执行人相关消费措施,2019年至今全市法院共对失信被执行人限制乘坐飞机6194次,限制乘坐动车一等以上座及高铁1108次。2019年共实施联合激励530余起、联合惩戒880余起。“信用淮南”网站公开公示各类信用承诺共计6000余份,企业可通过信用承诺、提交信用报告等形式开展信用修复。

  五是大力开展专项治理。2017年以来,开展了政务、涉金融、电子商务等19个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加大失信曝光和联合惩戒力度,失信行为得到纠正,取得了明显效果。市发展改革委、市中院联合推进政府机构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逐一排查有失信行为的政府机构,制定实施方案、解决措施,确保政府失信机构在规定时限内全面履行法定义务。

  六是逐步扩大宣传范围。新华社、新华网、中安在线、江淮晨报等国家、省级媒体宣传报道淮南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验,扩大了淮南在全国、全省的影响力,助力提升淮南在全国262个地级市城市监测排名。在淮南日报、淮河早报等市级媒体解读制度文件,刊发《“信用淮南”助推高质量发展》、《我市聚焦“六力”推动信用体系建设》等多篇专题宣传报道。充分利用“信用淮南”网站、微信公众号、公共电子屏等载体普及信用知识,宣传守信理念。与人行淮南中支在安徽理工大学、淮南师范学院开展信用进校园活动,与淮南电视台、市消保委、行业协会开展信用进企业等系列活动。

  二、下一步提升信用淮南建设水平的工作措施

  我们将按照国家、省部署和要求,围绕信用制度建设、信息归集共享、信用联合奖惩、信用惠民便企、诚信文化建设等重点工作,依法依规,深入推进“信用淮南”建设,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淮南高质量发展提供信用支撑。

  一是加强信息归集应用。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归集并动态完善信用记录,在机制化采集政府部门公共信用信息的基础上,依托信用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等主动采集更多信用信息,引导信息主体自主填报丰富内容。不断创新和优化升级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和门户网站功能,加强已归集信用信息的清洗整理、多维分析、深度加工和广泛应用,挖掘数据价值,实现信用平台与“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切实发挥公共信用信息在“放管服”改革、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和行业监管中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加强信用淮南网宣传推广,提升影响力和服务能力。

  二是深入实施联合奖惩。落实关于联合奖惩的制度文件和合作备忘录,持续扩大覆盖领域,建立完善红黑名单制度及其管理办法,将联合奖惩措施清单嵌入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实施发起、相应、反馈全流程闭环机制。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联合激励与惩戒机制,逐步形成政府部门协同联动、行业组织自律管理、信用服务机构参与、社会舆论广泛监督的共同治理格局,通过行政性约束、市场性约束、社会性约束,实现对重点领域和严重失信行为实施联合惩戒。

  三是积极推进分类监管。加强信用监管是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根据市场主体的不同信用状况,采取分级分类监管措施,对信用好、风险低的合理降低抽查比例的频次,对违法失信风险高的相应提高抽查的频次。我市结合实际制定了任务清单,落实以信用为基础的差异化监管措施,梳理可开展信用承诺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开展主动公示型、审批替代型、信用修复型和行业自律型等信用承诺,强化事前环节信用监管。以公共信用评价、行业信用评价和市场化第三方信用评价为支撑,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型监管技术作用,提高分级分类监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强化事中、事后信用监管,允许市场主体通过积极整改、优化信用记录、提升信用等级,鼓励更多的市场主体享受分级分类监管的便利。

  四是广泛拓展信用服务。充分挖掘企业信用信息价值,大力推动企业信用资产变现,推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全国已有104个城市依托国家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与相关金融机构共同开发信易贷产品,累计发放资金超过1.5万亿。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和银保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信易贷”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通知》,试点应用“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我市将积极借鉴试点市经验,推动建立市公共信用信息与金融机构数据库共享共用机制,进一步加强各类信用信息整合,健全中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协同推进“信易贷”平台系统对接落地实施,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应用价值,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加大信用服务实体经济力度。

  到2020年,淮南市社会信用体系制度和标准体系将基本建成,信用监管机制基本健全,信用服务市场体系基本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作用有效发挥,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全社会诚信意识普遍增强,经济社会发展信用环境显著改善,市场和社会满意度大幅提升,“信用淮南”建设跃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