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解读】戴宜斌:“五大发展”引领淮南高质量发展新跨越

发布日期:2019-10-08 11:33 作者:综合科 来源: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字体: 阅读:

70年砥砺前行,70年春华秋实。回首来时路,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攻坚克难、奋力进取,“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稳步实施,坚定地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中闯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路,淮南走过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70年来,我们实现了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1949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仅为1.259亿元;197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8亿元;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双千亿”。

70年来,我们实现了从“一煤独大”到“多轮驱动”。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30.6:53.8:15.6调整为2018年的10.8:46.6:42.6,非煤电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至25.9%,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至43.56%。

70年来,我们实现了从“动力煤城”到“活力新城”。成功纳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合肥都市圈、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级平台。淮南经开区成为皖北地区首家国家级经开区,淮南高新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2018年底,全市共有院士工作站10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1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5个,集聚国内外280余名行业领军人才和2300余名高层次创新人才。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素有“楚风汉韵 能源之都”美誉的淮南,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勇气和胆魄,坚定地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中闯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奋力谱写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淮南的锦绣华章。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京福高铁、淮蚌高速、合淮阜高速、济祁高速穿境而过;淮河大桥公铁两用桥、凤台大桥、凤台淮河二桥、孔李淮河大桥建成通车;相继建成通车,引江济淮淮南段、商合杭高铁淮南段、淮上淮河大桥等快速推进。

高质量发展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亿吨煤基地和火电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拥有6个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中安煤化一体化、陕汽新能源汽车、中国移动(淮南)数据中心、电子八所光电产业园等一批龙头项目建成投用,大数据、新功能材料、陕汽及其配套、煤电固废综合利用和新型煤化工等多个百亿产业蓄势待发。

服务业蓬勃发展。服务业发展综合环境持续优化,所有制结构日益多元,新领域不断涌现,内部结构持续优化。交通运输、批发和零售、房地产以及金融等产业规模快速扩大;地下步行街、新城吾悦、万达广场、红星美凯龙等建成投用。

文化旅游产业加快融合。八公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获批实施。安徽楚文化博物馆、毛集花田花海等项目开工建设,寿县古城游客集散中心等项目建成。举办了楚韵寿春城、八公山旅游嘉年华、焦岗湖水青春欢乐季等主题活动。成功创建中国成语典故之城,寿县跻身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行列。

城乡面貌新颜焕发。截至2018年底,建成龙湖公园、上窑森林公园、舜耕山景区、淮河公园、五一大塘公园、山南中央公园等;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9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02%,荣获“国家级园林城市”称号。完成34条主干道的行道树提升、79个居住社区绿荫提升工程、58处街头游园改造提升、180公里城市绿道建设,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健康淮南”深入推进。到2018年末,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1437个,卫生技术人员18044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9万张,全市15.26万人签约家庭医生。公立医院改革扎实推进,社会办医规模稳居全省首位。

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2018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153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8.5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0.3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业人口230.7万人,参合率为101.5%。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31.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3.7万人。推进城乡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建设,养老机构基础性指标合格率达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