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 | 智造聚链 竞逐“新”赛道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8月在安徽考察时指出,要对标世界一流,加强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力度。
淮南市全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坚持“大兵团、阵地战、集群化、强保障”,推动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发展,加快打造与合肥互补配套、错位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获批国家第二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
坤泰车辆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线。(资料图)
8月8日,在安徽坤泰车辆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随着机械臂的精准投放,一个个零部件被迅速组装,79秒就下线一个完整的混合动力变速箱。“这种变速箱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制造,都是由企业自主完成。”生产经理易石洋告诉记者,坤泰的混合动力变速箱各项性能指标处于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
2022年8月公司落户凤台县以来,通过对生产工序的不断优化,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和生产线的智能化水平都越来越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双提升。技术不断创新的同时,产品迭代开发也稳步推进。
“2025年2月,FL1和FL3两款新机型完成首台下线并顺利实现量产。目前,二期上新的50万台套扁线电机正在进行设备安装,未来会形成电驱、电机、电控三大关键零部件产业。”易石洋信心满满地说。
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已经从以量取胜的上半场,进入比拼技术创新、产业链完善、市场拓展等综合实力的下半场。
开沃汽车生产线。(资料图)
淮南市建立项目签约、开工、竣工、投产升规清单,建立全周期管理、月监测机制。今年以来,合创博弈轻量化新材料等60个项目开工建设;雅虎座椅一期等32个项目竣工投产;新铂客、九曜、科博达等24家企业升规;寿县、凤台县入选全国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县,建成充电桩3万个、实现全市71个乡镇公共充电桩全覆盖。
该市还建立“专项规划+专门政策+专班推进+专员服务”工作机制,绘制《淮南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贯通推进图》,形成“规划引领、政策催化、载体承载、服务赋能”立体化推进格局。创新“投贷担保补”综合融资模式,为11家企业融资2.19亿元,中国农业银行在淮南设立全国首批新能源汽车特色网点。
淮南高新区联合高校和企业,共建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形成“校内导师+产业教授”联合授课、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双轨培养体系。目前11所在淮高校均设有汽车相关专业,每年培养汽车专业人才超2000人,实现学产精准适配、人才定向输送。
安徽合创博弈科技有限公司的汽车轻量化新材料应用项目。(资料图)
如今,淮南市新能源汽车产业企业已达457家,涵盖4家整车(专用车)企业、320家零部件企业和133家后市场企业。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共布局项目138个,总投资额达927.83亿元。截至7月底,已有32个项目投产,总投资199.69亿元;64个项目在建,总投资663.97亿元。
“全市已汇聚拓普、敏实、本特勒等6家零部件全球百强榜企业,科博达、万向钱潮、富奥等5家零部件全国百强榜企业,海泰科、八菱等8家上市公司,航天锂电、太蓝、科博达、泰来动力、蔚来电驱动等5家‘三电’核心零部件企业,产业集聚效应显著。”淮南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陈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