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淮同城化工业走廊规划(2010-2015)

发布时间:2010-12-08 00:00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建设合肥、淮南同城化工业走廊(以下简称工业走廊),是加快构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做大做强合肥经济圈,扎实推进合淮同城化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创新型区域的积极探索。根据安徽省政府《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和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的若干意见》,特制定本规划,以指导和推进工业走廊建设。

规划范围为淮南淮河以南至合肥北二环以北的区域,以206国道、合九路(合肥-水家湖-九龙岗)、合淮大道(合肥蒙城北路-淮南中兴路)三条主要干道为发展的主轴线,包括合肥北部城区和淮南南部城区以及长丰县沿主轴线两侧的乡镇,并拓展到淮南毛集实验区和八凤工业带。规划重点是上述区域的产业园区。规划期为2010年至2015年,重大问题展望到2020年。

 

第一章  背景与意义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工业走廊区位优越,地处皖中与皖北的过渡地带,位于泛长三角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三大战略区域的重要区段。工业走廊交通便捷,资源丰富,园区众多,是合肥和淮南相向发展的纵深腹地,具备发展工业的诸多有利条件。

交通优势明显。工业走廊内公路、铁路四通八达,已形成水陆空一体的综合交通网络。公路方面,合淮路、合九路沟通南北,206国道与合淮阜高速纵贯全境,且合淮阜高速与合宁、合徐、合武等高速公路相连,形成了便捷的对外通道。铁路方面,境内有淮南铁路,与京沪、京杭、宁西铁路相通;合淮蚌高速铁路正在建设当中,通行后工业走廊将进入北京3小时通勤圈。航空方面,正在建设的新桥国际机场位于工业走廊西南角,属于4E级(目前国内最高飞行区等级)区域性中心机场,2010年建成后可供目前世界上已投入商务运营的所有飞机起降。水运方面,工业走廊内水系纵横,水路运输十分方便,可直达长江、淮河; 引江济淮工程实施后,境内水运将更加发达。

资源禀赋良好。工业走廊及其周边地区资源十分丰富。一是土地资源较多。工业走廊位于江淮分水岭地区,以丘陵岗地为主,地势相对平坦,工业开发程度较低,可用于发展工业的土地较多。二是水资源充沛。工业走廊跨长江、淮河两大水系,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距工业走廊仅20公里,全国最大灌区的淠史杭灌区连通皖西“五大水库”, 区域内有瓦埠湖、高塘湖等众多湖泊,为工业走廊提供了可靠、优质、丰富的水源。三是矿产资源多样。工业走廊及其周边地区蕴藏大量矿产资源,淮南煤炭,霍邱、庐江铁矿,凤阳石英石,巢湖石膏储量均居全国前列。四是农业资源充足。工业走廊地区素有“皖中粮仓”的美誉,主产水稻、小麦、油菜、棉花、蔬菜和瓜果等,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料、奶制品、瘦肉型猪及草莓等生产基地。五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走廊地区是全省的人口密集区,人口规模大,劳动力成本低,仅相当于发达地区的二分之一左右。六是科教资源雄厚。合肥和淮南两市的科技教育事业发达,共拥有科研机构约300家、各类高校及专业技术学校80所,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

城市辐射能力强。合肥和淮南两市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工业基础日渐雄厚。两市是安徽省商贸、物流、金融、信息的核心地区,各类商贸市场遍布,物流方便快捷,金融、证券、保险体系健全,中介、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快速,可为工业走廊建设提供运输、融资、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配套服务。随着两市中心城区的扩张和产业外迁,工业走廊将成为发展工业的最佳地带和优选腹地。

园区初具规模。工业走廊内园区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共有各类工业园区20个,其中省级及以上开发区7个。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工业园区有3个,10亿元以上的有7个。多数园区基础设施完善,达到“七通一平”标准。各园区发展环境不断提升,“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基本形成。

工业走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产业发展不足。工业走廊内开发密度相对较小,产业规模不大,基础较薄弱。二是缺乏统一规划。各工业园区存在产业定位模糊、相关配套设施不到位等突出问题。三是协调机制尚需完善。合淮同城化战略实施以来,合淮两市已在交通、产业、科技、信息、文化等方面签订了合作协议,但是区域合作共建机制还没有形成。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当前,工业走廊面临着诸多难得的发展机遇。

扩大内需政策稳步推进。随着国际金融危机负面效应的趋弱和世界经济的复苏,我国经济正逐步摆脱危机的影响,进入新一轮扩张期。我国扩大内需政策将长期稳步推进,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内消费市场进一步启动,为工业走廊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我国已启动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加快发展工业的条件更加有利,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工业走廊建设处在最佳战略机遇期。

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加快实施。国家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加大对该地区的政策、资金、重大项目布局等方面的支持,计划将中部建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工业走廊内能源原材料丰富,科技优势明显,重化工、能源、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产业将获得快速发展。合肥、淮南比照实施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有关政策,长丰县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工业走廊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当前,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的速度不断加快,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受土地、融资、劳动力成本以及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环境承载能力下降等因素的制约,部分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工业走廊位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综合优势十分明显,必将迎来承接产业转移的黄金期。

工业强省战略深入落实。工业强省战略为我省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新型工业化提供了重要保障。战略实施以来,工业园区平台、融资平台、服务平台、人力资源平台等不断提升,支持工业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工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为加快工业走廊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省提高区域竞争力、培育发展优势的重大战略举措。工业走廊地处试验区,在创新能力建设、重大高技术专项等方面将得到更多的支持,有利于加快新兴产业发展,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

第三节  重大意义

在新形势下,推进合淮同城化,加快建设工业走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既是合肥、淮南保持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和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需要。

建设工业走廊,有利于我省构筑现代产业体系,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有利于合肥经济向皖北地区辐射,联动沿江和皖北经济发展,加速安徽崛起;有利于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加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合肥、淮南的比较优势,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要素资源,促进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有利于强化合肥、淮南同城效应,携领工业走廊地区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镇群。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合肥经济圈的总体要求,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历史机遇,突破行政区划界限,以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为强大动力,以培育壮大支柱产业为重点,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以重大项目为突破口,把工业走廊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工业发达、资源利用集约、生态环境优美、城镇群密集、具有较强国际国内竞争力的经济增长极,建设成为中部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成为安徽南北部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板块,在加速安徽崛起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相向发展、跨区整合资源的原则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协调产业布局规划,发挥合肥、淮南城市的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为工业走廊提供支持和保障。统筹推进工业走廊建设,在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上,向工业走廊重点倾斜和主动对接,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坚持承接产业转移、自主创新并重的原则。将承接产业转移与增强自主创新结合起来,在创新中承接,在承接中发展。整合有效资源向优势产业、优势项目集中,注重产业转移项目的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培育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特色产业,实现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同步推进。

  坚持产业聚集、集群发展的原则。遵循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内在规律,发挥重点骨干企业作用,整合产业资源,强化主业,深化配套,形成特色。完善基础设施,引导企业向工业园区、开发区、特色产业区聚集,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

  坚持产业相错、优势互补的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发挥比较优势。根据资源、产业基础、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因地制宜谋划发展方向和重点。通过差异化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

  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协同发展的原则。把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进程结合起来,实行双轮驱动。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相互支撑,联动推进,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加快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

  坚持资源、环境、产业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快增长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注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生产,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水平,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第三节 战略定位

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依托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和产业基础,推进全面的区域合作,引进大项目、发展大产业、建设大走廊,构建安徽南北向的经济密集带。实施产业、园区、城镇三位一体联动开发,使工业走廊成为引领合肥经济圈经济增长的核心区,为安徽加速崛起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

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抢抓国内外产业、资本加速转移的历史性机遇,实施大开放战略,积极参与产业分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务环境、政策环境建设,创新承接方式,增强产业集聚,加速规模扩张,推进结构升级,使工业走廊成为国内外资本拓展的优选腹地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

  创新发展的先行区。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构建新型区域合作平台,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鼓励改革,先行先试,积极参与合芜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资源型城市转型、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的新途径、新举措。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的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为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新型工业密集区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加快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推进节能减排。突出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和关联度,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发展。立足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化和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使工业走廊成为我省重要的新型工业密集区。

缩小区域差距的传导纽带。通过大规模的开发开放,增强工业走廊的综合实力。以工业走廊为纽带,联系、辐射沿线地区,使工业走廊成为联结合肥经济圈和皖北地区的桥梁,成为向皖北地区辐射的通道,成为缩小安徽南北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到2015年,把工业走廊建设成为特色鲜明、技术水平高、配套能力强的优势产业密集区,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城镇密集区,建设成为开放程度高、外向型明显的开放型经济密集区,使工业走廊在带动安徽发展、促进中部崛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到2015年,工业走廊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占全省经济的比重由2008年的7%提高到14%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超过6万元,在2008年的基础上翻两番。

  ——工业规模大幅跃升。到2015年,工业走廊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占全省15%左右。其中:合肥1200亿元,占工业走廊60%;淮南800亿元,占工业走廊40%。以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区为载体,集中集约布局工业项目,形成2个过千亿产业集群(电子信息、机械制造)、7个以上过百亿产业集群(汽车及零部件、材料、能源、化工、生物医药、纺织服装、农产品深加工等)。

  ——开放合作不断加强。区域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民间资本和外资大量引入,非公经济成为工业走廊投资、消费、出口、生产的重要主体。2015年,工业走廊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5亿美元,年均增长20%以上,占全省的15%;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50亿美元,年均增长20%,占全省的10%以上。

  ——城镇体系进一步完善。到2015年,工业走廊城镇密集带基本形成,人口和产业显著聚集,工业走廊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到2015年,工业走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2008年末降低20%以上。各类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工业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城镇居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中心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2020年,工业走廊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超过18%,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0万元;二、三产业比重超过95%,城镇化率达到65%左右,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70%,要素集聚和承载能力全面增强,确立在全省乃至中部地区的重要地位,更加有效地带动并辐射周边地区发展。

第三章  空间布局

第一节  区域功能分区

按照功能清晰、导向明确、秩序规范、要素协调的空间布局要求,结合区域发展定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科学合理地确定工业走廊功能分区。

优化开发区域。主要是合肥北部城区、淮南老城区及长丰岗集工业园区。该区域工业化水平和开发密度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进行大规模开发的空间有限。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注重产业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升参与区域分工与竞争的层次;注重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增强生态环境容量,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使该区域成为带动工业走廊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

重点开发区域。主要是淮南淮河以南至长丰下塘区域和凤台经济开发区、毛集综合实验区、吴山工业聚集区。该区域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土地资源、水资源丰富,环境承载能力强,适合进行大规模开发,是建设园区和发展工业的适宜载体。该区域重点承接优化开发区域的产业转移,承接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逐步成为支撑工业走廊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

其他区域。江淮分水岭岗脊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引水困难,水源难以保障。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发展的原则,重点发展物流业、旅游休闲业、农产品加工业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限制发展高耗水或污染较严重的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使该区域逐步成为工业走廊的重要生态功能区。瓦埠湖、高塘湖和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等大型水库及其周边1.5公里右的地区是重要的水源地保护区,主要承担的是生态维护功能,禁止发展有污染的产业。

第二节  产业空间布局

以区域功能分区为指导,按照加快形成产业集群,降低开发成本,保护生态环境为原则,进行产业的集中布局,构建工业走廊“一轴四组团”的总体空间格局。逐步形成以合肥北部城区和淮南南部城区工业密集区为核心、以长丰境内工业密集带和沿工业走廊城镇群为支撑的发展格局。

“一轴”。206国道合淮段(沿八凤工业带延伸至凤台经济开发区)、合九路、合淮大道三条主要干道为产业布局的主轴线。轴线两侧大部分区域自然资源丰富、环境容量较大、交通便利、城镇密集,适合进行大规模开发,是工业走廊产业布局的重点地区。

“四组团”。包括合肥北部组团、淮南南部组团、下塘组团、合淮共建区组团。“四组团”处于优化或重点开发区内,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发展基础较好,是工业走廊建设的核心区,是未来形成工业密集带的关键节点。组团内以科学布局、合理分工、系统整合、错位发展为原则,发展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

1、合肥北部组团

以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庐阳经济开发区、瑶海工业园、双凤经济开发区、双墩工业园区、三元产业园为核心区,以高刘空港物流园、岗集工业园、吴山工业聚集区为组团内重要节点。近期规划面积150平方公里,远期240平方公里。

该组团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主导,发挥合肥作为省会城市、全国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的作用,抓住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重点发展光显、机电设备、汽车及零配件、纺织服装产业,打造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

——依托京东方,做大做强光显产业;拓展产业链,发展光电设备、电子组件等上下游配套产业。

——建立与主要汽车生产企业长期合作关系,扩展汽车零配件配套类型和范围,实现关键零���件技术和新能源汽车专用零部件技术自主化。

——整合机械和机电设备制造业,着力发展机电成套设备和机电一体化产业集群。

——主动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服装产业转移,发展服装系列品牌,加快合肥服装创新产业基地建设。

——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和复合人造材料等新型建材,拓展超薄平板玻璃、导电玻璃等液晶显示器用材料。

——适应合肥及周边城镇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大力发展以乳制品、粮油为主导的农产品深加工业。

2015年,组团工业产值达到3300亿元。其中,光显产业1000亿,机电设备产业800亿元,汽车及零配件产业600亿元,纺织服装业200亿元,材料产业200亿元,农产品深加工业200亿元。

2、淮南南部组团

以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淮南工业园、山南新区为核心,以凤台经济开发区和毛集综合实验区为组团内重要节点。近期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远期180平方公里。

以促进淮南资源型城市转型为主要目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积极推动淮南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纺织服装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

——以煤机成套装备和印后设备制造业为基础,延伸发展石化设备、纺织机械制造等产业。促进成套化发展,培育自主装备品牌,促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形成,打造特色鲜明、技术领先、国内一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以矿用电子产品、电子元配件、电子集成系统为重点,着力引进一批大的电子信息项目,带动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以生物医药为基础,延伸发展化学药物、天然药物、药用辅料等,大力引进生物医药产业转移项目,打造国内先进的生物医药园区。

——以煤、电、化三大基地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与废气、废渣、废料处理和利用相关的环保产业,促进环境治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产业用类纺织品、棉纺类产品、服装加工类产品为重点,重视品牌建设,积极推进纺织服装产业园区及批发市场的形成和规模化。

——以豆制品和奶制品为龙头,大力开发传统特色产品和绿色食品,提高农产品加工深度,打造中部地区豆制品和奶制品生产基地。

2015年,组团工业产值达到1700亿元。其中,装备制造业产值5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2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200亿元,环保产业100亿元,纺织服装业150亿元,农产品深加工业80亿元。

3、下塘组团

以打造合肥新型重工业基地为目标,近期规划50平方公里,远期100平方公里。

顺应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需要,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土地、环境容量等多方面优势,推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重点发展新型重工业及其延伸产业,积极探索多种合作共建模式,打造合淮重工业新区。

——引进龙头企业,建设煤电铝一体化项目,发展电线电缆、航空铝材、铝包装材料等铝加工产业。

——以汽车配件和家电配件为重点,发展钢铁深加工产业。

——以环保装备、矿山机械、电工电器装备为重点,发展专用装备制造业。

2015年,组团工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其中,铝生产及加工业300亿元,钢铁深加工200亿元,装备制造业200亿元。

4、合淮共建区组团

位于合淮两市交界处,包括淮南山南新区以南(不包括山南新区)、206国道以东、罗塘以北、水湖镇以西的区域(包括水湖工业园)。近期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远期150平方公里。

以合淮两市合作共建为基本模式,利用淮南煤电资源优势和合肥科教、制造业优势,重点发展煤化工、新材料、能源、装备制造等高效载能产业。

——发挥淮南煤炭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煤化工项目加强与大型化工企业的合作,以化工中间体和精细化工为拓展重点,培育和壮大化工产业链。

——重视新材料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引进新技术、新装备,发展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培育新型金属材料和光伏材料等产业。

——充分利用淮南煤炭资源和周边农作物桔杆资源,大力发展煤电及生物质能源产业,为工业走廊的发展提供支撑。

——抓住国内交运设备快速发展的机遇,依托合肥机械设备制造优势和淮南煤电优势,积极发展交运设备零部件配套项目,打造以交运设备零部件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园。

2015年,组团工业产值达到1200亿元。其中,煤化工产业300亿元,新材料产业200亿元,能源产业300亿元,装备制造产业200亿元。

第三节  工业园区建设

根据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强化管理的原则,推进工业走廊内各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创新园区合作共建机制,加快“四组团”的形成和发展壮大。

1、促进工业园区转型升级

打造特色园区。明确开发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选准主导产业,完善产业链,推动关联产业和要素集聚,积极引导企业向各组团集聚,着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专业化园区。

实现园区集约发展。以科技含量、投资强度、产���效益、生态影响作为选资标准,提高入园项目档次和质量。完善项目进入与退出机制,盘活开发用地。积极推行建设多层标准厂房,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支持园区扩区升级。适应工业走廊产业发展需要,支持对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瑶海工业园、庐阳经济开发区、双凤经济开发区、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淮南工业园、凤台经济开发区扩区扩容。适时将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将岗集工业园、双墩工业园升格为省级开发区。

2、建设新工业园区

设立省级开发区。在合淮共建区组团和下塘组团内分别设立50平方公里、40平方公里省级开发区。在山南新区设立50平方公里的资源型城市转型试验区和省级淮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设立共建开发区。依托合肥科技、制造业和淮南能源等优势,尽快启动合淮共建区建设。在共建区内,合作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型制造业等高效载能、高附加值产业,促进淮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和长丰北部工业的发展。在吴山温州产业园开展“飞地”合作试验。

设立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区。采取灵活的政策措施,重点围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零配件、化工等产业,设立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区,高起点承接国外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第四节  综合配套区

重点发展物流业、商贸业和观光休闲业等,为工业走廊提供配套服务。

1、吴山-新桥综合配套区

位于合肥至六安高速公路以北、长丰吴山至新桥机场一线,包括长丰吴山镇、肥西高刘镇、寿县刘岗镇部分地区。

充分发挥交通便利优势,加快高刘空港物流园建设,打造合肥经济圈重要的物流中心,建立跨区域的物流集散和分拨、配送中心。充分利用生态、农业资源,发展餐饮、旅游等服务业。

2、淮南南部配套服务基地

位于合淮共建区组团内,包括淮南曹庵镇周边部分区域。

引导淮南配套服务产业聚集,发展物流、商贸、休闲等服务业,扩大物流服务领域,建立区域性物流中心。

3、合肥北部城区物流服务基地

位于合肥北部组团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内。

整合优化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现有物流业,以大宗货物运输为重点,积极发展汽车、机械、纺织、农产品等专业物流,加快发展商贸物流。鼓励现有运输、仓储、联运、快递企业的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建设物流综合保税区。将合肥北部城区建设成为面向长三角、服务合肥经济圈的重要物流服务基地。

第四章  产业发展重点

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关联度、形成产业集群为主线,以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为支撑,以承接产业转移和创新发展为重点,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快增长方式转变,提高产业综合竞争力,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工业走廊加速形成我省重要的工业密集区。

第一节  装备制造业

大力引进大企业、大项目,打造我省装备制造业承接基地。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向集群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机械设备。发挥淮南煤机设备在国内外市场的优势,优先发展煤机装备,加快形成掘进机、采煤机、刮板机和液压支架的成套化生产格局,力争在大功率采煤机、矿井辅助运输设备、薄煤层采掘设备的研发和生产上有重大突破,促进煤机装备向高端化方向发展,加快将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煤机装备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配套石化装备制造,提高炼油化工专用设备、焦化装置配套设备、储罐和槽车的生产技术与产能,加快承接输变电设备、轴承、包装机械、农业机械、锚具等机械制造业,着力拓展数控机床等精密设备以及船舶、航天航空等大型制造业配套装备产品,将双凤工业园打造成省内重要的机械制造业基地。依托巢湖污染治理、淮南采煤塌陷区治理等重大环境治理工程,加强环保设备的引进、研发和利用,重点发展固体废物处理设备、粉尘及污水处理设备、噪声与振动控制设备、监测仪器仪表等装备制造业,在工业走廊内打造一个特色鲜明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至2015年,机械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1500亿元以上。

汽车及零部件。加强与江淮汽车集团战略合作,积极联合昌河、奇瑞等汽车集团,引进知名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发展有色铸造、内饰件、灯具、汽车玻璃、底盘件等汽车配件产品;力争在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模块等关键零部件产业化上有所突破,拓展节能、环保等新材料在汽车零部件上的应用。大力发展与汽配产品配套的模具等产业,提高本地化零部件配套能力,完善产业链。依托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建设我省轻卡生产基地;依托长丰岗集工业园,建设我省一流的汽配工业园,加快启动江汽商用车整车生产线建设,尽快形成整车与零部件协调配套发展的汽车产业基地。至2015年,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超600亿元。

第二节  能源、材料产业

引进战略投资,以重大项目为引领,推进技术改造,降低产品能耗,发展高加工度、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

能源产业。发挥淮南煤炭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工业走廊电厂建设,为工业走廊地区产业发展提供能源保障。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太阳能光伏产业技术,重点发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建筑用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发电控制系统、太阳能灯具等新能源产品。利用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积极发展生物质气化、生物质能固体成型燃料等项目。至2015年,能源产值达到500亿元。

煤化工产业。采用先进、洁净的现代煤化工工艺技术,按照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思路,着力引进化工中间体和精细化工类项目,延伸煤化工产业链,壮大煤化工产业集群,建设高标准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园区,做大做强煤化工产业。加强与实力雄厚的大中型化工企业、能源企业合作,促进“甲醇流化催化裂解制丙烯”等新技术产业化,建设以合成氨、甲醇、乙二醇、丙烯、二甲醚、甲酸、合成油等产品为重点的多联产化学品生产基地。2015年,煤化工产业产值超500亿元。

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特种钢铁、特种水泥和复合人造材料等新型建材,拓展超薄平板玻璃、导电玻璃等液晶显示器用材料。支持龙头钢构企业改进工艺技术,提高装备水平,扩大生产规模,将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建成我省乃至中部地区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建筑钢构生产基地。积极推进下塘中铝电解铝项目,推动煤电铝联营;发展空调铝箔及空调节能控件、空调散热片用铝箔等产品,形成铝加工-电子电器配件产业链;发展通信设备铝合金外壳、电缆用铝线加工等产业,形成铝加工-电缆配件产业链;发展车用铝材,推动形成铝加工-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将长丰下塘打造成我省重要的有色金属综合产业基地。至2015年,材料产业产值达到700亿元。

第三节  高技术产业

以技术创新为主体,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高技术化和高技术产业化。

电子信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推进机电一体化发展。促进风险投资与科技成果对接,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化步伐,尽快形成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规模优势。延伸矿用电子产品产业链,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推动产业升级,提高淮南矿用安全电子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积极承接发展家用电器、汽车、计算机、手机等电子元配件产业,大力发展光电子材料、高性能磁性材料、特种数据电缆等电子材料产业,培育光伏电子、半导体高效照明节能产业,引导产业集聚,推进淮南山南新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建设。以京东方合肥液晶显示器件建设为基础,引进上游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偏光片等原材料企业,发展下游模组及整机配套,形成完整的平板显示产业链,将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打造成国内领先、国际竞争力强的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将瑶海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光电产业的重要配套基地。至2015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到1200亿元。

生物医药。充分发挥合肥、淮南生物医药研发和人力资源等优势,大力承接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生物医药产业项目转移,建设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加快医药企业资本重组,增强核心竞争力。培育龙头企业,精心打造名特优产品。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研究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的生物医药新品种,扩大药用辅料生产规模,将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创新能力强、产业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国家药用辅料生产基地。至2015年,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超200亿元。

第四节  轻纺产业

立足产业基础,培育龙头企业,促进规模化生产。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实施品牌战略,提升棉纺织业,加快发展服装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纺织服装业。以合肥、淮南服装产业集群为基础,加快发展服装加工和纺织装饰品,大力拓展汽车、建筑、医疗和过滤材料等产业用纺织品。鼓励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生产装备,提高设计和加工水平,提升产品质量、档次和竞争力。推进企业整合重组,培育龙头企业,着力发展名牌产品和特色产品。引进面料、辅料等生产企业,整合完善纺织-印染-服装(家纺)-专业市场的产业链,将瑶海工业园打造成省内规模最大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至2015年,纺织服装业产值超300亿元。

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充分发挥区域内农副产品资源优势,着力引进健康食品项目,提高农产品加工深度。发挥伊利、蒙牛、新希望、益益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强乳品系列产品开发,做强奶业品牌。以中粮、丰大等企业为引领,发展稻米、面粉加工和综合利用,开发以各类杂粮为原料的功能性食品,积极延伸到食品辅料、食品机械、包装制作、印务、物流等配套产业。在长丰双凤食品工业园内,发展我省最大的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打造面向长三角的重要绿色食品供应基地。至2015年,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达300亿。

第五节  现代服务业

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和商贸业,提高现代服务业为工业走廊产业发展配套服务能力。

现代物流业。充分利用交通区位优势,积极培育和发展集采购、仓储、贸易、运输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业。开发第三方物流,培育壮大能源、汽车、化工等专业物流。整合现有物流企业,引进和培育骨干企业,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加快物流支撑体系建设,促进各种物流基础设施协调配套运行,提高运输效率,实现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培养和引进物流专业人才,采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和装备,建设信息共享平台,构建便捷、畅通、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

现代商贸业。加快城乡商品市场体系建设,鼓励商贸企业以连锁经营为主要方式,向工业走廊内农村地区拓展。加快中央商务区和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形成若干个功能齐全的大型购物中心和现代化大型专业市场。依托合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和淮南山南新区,规划建设一批带动强、辐射广、效益高、前景好的现代商贸业重点项目,形成集金融、商务、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商贸集聚区。

第五章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按照区域功能分区的要求,优化工业走廊地区空间布局,以合肥北部组团、淮南南部组团为核心,以水家湖、下塘、毛集、凤台县城等地区为重要节点,推进工业走廊区域经济一体化,带动江淮分水岭和沿淮地区加快发展,形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地区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充分发挥合肥省会城市的优势,增强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优化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建成合肥经济圈一小时城市圈的核心。优先发展高端服务业,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充分发挥淮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作用,增强科技研发,巩固能源基地,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强化全省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建设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新型城市。强化合肥、淮南同城效应,携领工业走廊地区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工业带。

第二节 优化工业走廊功能布局

以合肥新站、瑶海、水家湖、下塘、罗塘和淮南山南新区、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淮南工业园、凤台经济开发区、毛集试验区等地区为重要节点,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城镇体系。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工业走廊交通枢纽,增强高端要素集聚能力。着力建设汽车及零配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重化工等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基地。大力发展金融、商务会展、物流、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区域服务和创新中心。

第三节 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突破工业走廊市区、乡镇行政体制障碍,遵循政府推动、市场主导,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创新合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探索建立有利于促进一体化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和考核奖惩机制。在充分协调的前提下,建立有关城市之间、部门之间、企业之间及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层次合作机制。

  以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为切入点,积极构建城市规划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公共事务协作管理的一体化发展格局,提升工业走廊整体竞争力。加快建设合淮城际快速交通系统,建立方便快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统筹推进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形成统一的煤电配送网络、天然气输送网络,实现区域内油、气、电同网同价。统筹规划信息基础网络,统一信息交换标准和规范,共建共享公共信息数据库。协同构建区域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立区域联防协作机制,实现工业走廊内空气和水污染联防联治。加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协作,推进区域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四节 带动周边地区加快发展

充分发挥工业走廊地区的辐射、服务和带动功能,促进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形成梯度发展、分工合理的多层次产业群和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业协作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运输系统,形成贯通工业走廊、连接周边地区的高等级公路。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扩大区域中心小城镇规模,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重点扶持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的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形成产业集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第六章  支撑体系建设

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保障有力的原则,着力构建基础设施、现代服务、投资融资、城镇发展和人力资源五大支撑体系。

第一节  基础设施体系

加快交通网络建设。完善工业走廊与外部的交通联系,加快合淮蚌高铁、淮蚌高速建设,尽快开工建设淮滁高速,支持商杭客运专线途经合肥和淮南。加快工业走廊内交通道路改造,尽快改造206国道(合淮段)、102省道(曹庵至唐山段)、舜耕大道(兴隆至大通段),将合九路(合肥经水湖至九龙岗段)改造提升为省道。建设工业走廊快速通道,推进合淮大道、城际铁路和206国道(岗集段)至合肥新机场快速通道的建设。改进合肥北部组团与合肥港的交通联系,强化淮南南部组团与淮河淮南段各主要港口的交通联系。建立合肥、淮南快速公交系统,在长丰县设立公交站点。

完善能源设施建设。加大电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合肥电厂6号机组、朱集东矿、朱集西矿、杨村矿、平电三期、田集电厂二期、凤台电厂二期、潘集电厂、顾桥煤矸石电厂、皖能长丰电厂、1000千伏特高压工程、顾桥矿南风井、潘一矿东区安全技改、新庄孜煤矸石电厂等项目。推进淮南矿业集团煤炭储配库项目,争取纳入国家煤炭储备体系。做好石油战略储备工作,争取国家石油管道和石油战略储备在工业走廊内新增布点。结合工业园区布局,合理规划建设燃气设施,逐步形成高效、可靠的天然气供应网络。

提高供水、节水、污水处理能力。加快重大供水工程建设。加快“引江济淮”的前期工作,继续实施淠史杭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大别山水库至合肥、水湖、淮南输水管道工程,推进淮南潘谢矿区蓄洪与水源工程;规划建设大中型水库,扩大现有水库规模。增强城镇供水能力。合肥“141”战略组团及长丰县水湖镇以南范围内的城镇纳入合肥市统一供水,以北地区纳入淮南市供水管网。开展节水工程,大力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积极推进城镇生活节水,切实转变水资源粗放利用方式,推广中水系统应用。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合肥、淮南相邻地区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共建共享,逐步完善污水排放和处理系统建立和完善各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结合污水处理设施和堤防建设,优化整治城镇现有取、排水口。

推进信息平台建设。加快推进通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构筑以区域宽带网为依托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工业走廊内电子政务核心平台,实现区域内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的互联互通。建设工业走廊统一门户网站,建成政务、科技、招商、就业等信息发布平台,推动区域内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建立区域社会公共信息网络服务系统,加大区域内“城市一卡通”工程的推广力度,在金融、科教、商业、交通、医疗、社保等行业广泛使用IC卡,并在区域内率先联网,向一卡多用方向发展。积极推进合淮长途区号统一,移动通讯实现同网同费。

第二节  现代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强化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物流、金融保险、科技、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构建便捷、畅通、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鼓励现代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建立契约型、综合代理型的联盟关系,为制造业提供运输、仓储、配送、信息等综合物流服务,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积极引进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在工业走廊设立分支机构。鼓励企业设立研发设计中心、孵化中心等各类科技创新载体。积极引进社会化中介服务机构。支持发展市场调查、工程咨询、管理咨询、资信服务等中介咨询服务。

配套发展其他服务业。着力构建消费性服务新体系,积极发展住宿餐饮、商贸流通、交通通讯、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配套发展教育、卫生、文体等公共服务业,提高工业走廊生活便利程度,改善发展环境。

第三节  投资融资体系

健全金融信贷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国有、地方、民营、外资等金融机构竞相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推动组建城市和农村商业银行,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加快工业走廊内各建投公司建设,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开发建设机制,增强政府对工业走廊开发建设和运作的统筹协调能力。加强和完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鼓励多形式、多渠道组建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探索建立风险投资机制,支持创办创业和风险投资公司。

加强金融信贷支持。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入,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对工业走廊内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项目给予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应中小企业和工业走廊经济特点的信贷品种。积极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参与工业走廊基础设施建设,采取BOTBTTOT等多种方式,引进大企业、大集团进行工业走廊基础设施建设。

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构建工业走廊金融服务公共平台,推进跨区域电子货币支付系统和即时兑付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区域内信贷投放、票据处理、资金清算、外汇买卖等金融业务网上协同办理。加快工业走廊内信用体系建设,依法规范市场主体信用行为,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加强信息资源交流与共享,加大失信惩戒和逃废债务惩处力度,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加强行业监管和自律。

第四节  城镇发展体系

形成城镇密集带。顺应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发展的需要,加快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配套、沿工业走廊布局的城镇密集带,形成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重点城镇和一般城镇为支撑的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布局协调的城镇体系,促进人口向城镇汇集,大幅度提高工业走廊城镇化水平,实现人口、产业和城镇的协调发展。

打造城市新区。加快合肥北部新城和淮南山南新区两个城市新区建设,增强合肥、淮南的辐射带动能力。把合肥北部新城建设成为工业走廊南部集行政服务、商务办公、商贸物流、文化教育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旅游休闲度假基地。把淮南山南新区建设为工业走廊北部的行政办公、商贸物流、文体教育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高品质宜居生活区。

建设重点城镇。206国道、合九路、合淮大道为主轴,优先培育发展一批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规模优势明显的重点镇,把水湖镇、下塘镇、双墩镇、凤台县城等重点城镇建设成为当地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

加快城乡统筹。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工业走廊城乡协调发展。发挥城市对周边城镇、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城乡一体的区域城镇体系、综合交通体系、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社区服务体系、城乡管理体系等,促进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做好村庄布点规划,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水平,健全文化服务网络,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农村基层工作机制。

第五节  人力资源体系

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制定和启动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和高新技术、复合型技术人才的专项培养计划,为工业走廊的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人才支撑。加快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职高、技校建设,动员和鼓励社会资源从事职业教育和培训,大幅度提高职业教育比例,做大做强瑶海职教城等职教培训基地。加快适应工业走廊内产业聚集的需要,以当地工业园区为服务目标,就近整合教育资源,组建多元办学的职业技术学校或培训机构,为园区企业定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

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重点抓好机械装备、能源、化工、汽配、家电、新材料、纺织服装等行业的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企业家培养工程”,努力造就高素质、懂经营、善管理、适应企业发展和竞争需求的企业家队伍。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社会化评价进程,完善资质认证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逐步推行职业资格制度,推进企业经营者职业化进程。

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建立协作关系,以承担委托项目、担任技术顾问、合作开发研究、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引进人才。做好引进人才和配偶、子女的户口迁移、落户工作。对紧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给予经费补贴,建立政府购买培训的机制。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国有职业学校与优质民办学校相互重组、兼并的有效途径和方式。鼓励开展各类技术攻关和科技项目研究,取得重要科技成果和重大技术性突破的政府给予专项奖励。设立人才发展资金,重点用于奖励或补贴重点发展领域的单位高管、主要研发人员、主要技术骨干等。

 

第七章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完善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将工业走廊率先建成全省创新型区域和重要的成果转化基地。

第一节 推进核心技术的创新和转化

围绕现代产业发展的需求,着力抓好关键领域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积极推进原始创新,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实现产业技术跨越式发展。重点开展汽车及零配件、煤化盐化、机械设备、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节能与新能源、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掌握一批行业核心和共性技术。支持产学研合作和跨区域联合承担国家及我省重大科技专项。加强与大学科技园、科技成果孵化器和中试基地合作,新建一批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组织实施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支持创新成果在工业走廊转化。依托合肥建立开放共享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技术评估、产权交易、成果转化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技术转移。

第二节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本土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支持探索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举措,鼓励率先建立和完善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体系。完善企业自主创新激励机制,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自主创新优惠政策,加大创新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的技术研发机构和人才培养机构,共同承担科技项目。加强行业公共技术平台和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公共服务支撑。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创新型企业。

第三节 构建开放型的区域创新体系

加强合作,构建开放融合、布局合理、支撑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利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优惠政策,深化合肥与淮南的科技合作,建立联合创新基地,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和共建创新平台,推动淮南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合肥老工业基地改造。与科技主管部门、国家级科研院所和各著名大学建立会商、共建、协调机制,定期研讨工业走廊创新战略,研究创新项目,开展创新活动,促进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提升工业走廊创新的层次和水平。

第四节 加强自主创新环境建设

加强自主创新投入、知识产权保护、人才等支撑体系建设。优化整合财政资源,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创新创业融资环境,积极发展知识产权质押、租赁融资和创业投资,探索组建服务自主创新的新型金融组织,开展科技保险试点。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采取股权激励、期权分配、技术入股等方式,建立鼓励创新的分配制度。实施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力度,支持开展行业、国家和国际标准的制订工作。支持开展工业设计人员等职业能力评价认证体系试点。创新人才引进、培养、评价、任用、表彰激励和服务保障机制,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和培养工程,建设一支高层次、国际化的优秀人才队伍。

第八章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为核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污染治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效地减轻产业发展对资源、环境和生态的不利影响,实现工业走廊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集约节约利用资源

加强资源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引导,推广先进适用的节能技术、工艺和设备。鼓励企业加强节能降耗技术改造,逐步淘汰落后产能,着力抓好化工、建材等高载能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工作。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鼓励建设和使用标准厂房,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和优化配置。合理配置水资源,坚持“一水多用、中水回用”,推广干法或节水的工艺技术,建设节水型工业走廊。支持开展瓦斯、矿井水、煤矸石等煤炭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和选矿回收率,减少矿山废弃物排放。积极开展农作物秸秆及其他农业废物、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

 

第二节  发展循环经济

制定工业园区产业发展引导目录,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优先发展。围绕工业走廊产业发展重点,着力构造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化工等循环产业链。加强各产业之间耦合链接,逐步实现废物和副产物的互相利用、能量和水的梯级利用,全面提高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争取部分园区列入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鼓励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清洁、低碳生产工艺和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探索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广建立沼气-家用能源-有机肥-生态农业等生态链。

第三节  环境污染防治

制定工业走廊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严格执行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鼓励采用无废、少废生产工艺,从源头减少废物排放量。加强污水处理和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和企业环保配套设施。加强水污染防治设施改造工程,实现工业废水全面达标排放。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加大工业废气防治力度,有效加强噪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加强治理农村污水灌溉、畜禽养殖、使用农药和化肥所造成的面源污染。

第四节  生态建设与保护

加强本规划与合肥、淮南生态建设规划衔接。根据工业走廊资源环境承载力,因地制宜布局产业。加大资源枯竭矿区环境修复与开发、矿山地质和生态治理力度。加强江淮分水岭地区和沿淮行蓄洪区综合治理。推进生态林基地建设,鼓励植树造林种草,扩大植被覆盖面积。加强大房郢、董铺水库、瓦埠湖、高塘湖等重点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营造水源涵养林,建设水林一体的生态圈。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在沟渠、交通线路两侧构建绿色廊道,大力推进四旁植树,加快农田林网建设,全面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碳汇能力。

第五节  防灾减灾

加强应对突发自然灾害与公共安全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完善群测群防和监测网络,加快灾害预警机制、应急指挥救援机制和城乡应急储备机制建设,重点提高对旱涝灾害的防治和赈济水平。推进瓦埠湖、高塘湖防洪综合治理工程,改造大型泵站。实行建设项目地质灾害评估,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按照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统一布局各类消防设施。切实抓好以煤矿、危险化学品为重点的安全生产工作,加强交通和防火安全的监管,做好食品安全的检测与防控。

第九章  保障机制和政策措施

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创新合作共建模式,积极谋划重大项目,加快工业园区平台建设,为建设工业走廊提供政策支持和体制机制保障。

第一节 建立工作推进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由合肥经济圈领导小组总揽工业走廊建设工作,合肥经济圈领导小组下设立工业走廊推进办公室,两市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参加,负责组织实施工业走廊发展规划,研究、协调走廊地区重大政策和建设问题。推进办公室确定若干专题,组织两市和有关专家进行研究,提出实施方案,并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实施。在两市充分商讨的基础上,由推进办公室确定当年工作重点。

建立两市联席会议制度。两市将本着“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平等互利、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拓展合作领域。两市定期举办党政领导联席会议,研究工业走廊建设的重大问题,协调解决区域经济合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定期召开两市政府部门专题联席会议,协调区域经济合作中操作层面的问题,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形成“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主体”的全方位合作机制。

第二节  加快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土地管理方式,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强化用地定额指标,提高土地的投资强度。加强村镇土地整理,促进农村居民点用地相对集中。优先保障重大项目用地,推进重大项目用地计划和占补平衡区域统筹,支持两市采取按市场价跨市购买复耕指标。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允许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跨市调剂。开展土地银行试点。

  实施积极的产业促进政策。对投资主体跨行政区的横向经济联合、投资或产业转移等经济活动,两市可按投资比例共同分享产值、销售收入和税收。对工业走廊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名牌企业、高科技企业的重组、联合,财政给予一定的贴息支持。采取财政出资、吸纳社会资本入股等方式,设立各种商业化的产业引导基金和投资基金,对工业走廊重点产业发展加以扶持和引导。协调、统一两市财政对外来投资的补贴和优惠政策,防止恶性竞争。
  统一产业准入政策。凡是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都允许社会资本进入;凡是允许外资进入的行业和领域,都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并放宽股权比例限制等方面的条件;凡是符合区域鼓励的产业门类,不分内资外资和所有制形式,都享受政策优惠。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水平的落后产能。

促进配套服务业发展。区域内各类服务业企业登记注册时,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发布决定的有关规定外,其他前置性审批事项一律取消。鼓励和允许国内外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等方式进入工业走廊的金融、物流、商贸、信息、会展等服务领域。两市出资设立工业走廊现代服务业发展基金,支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服务业发展公共平台等重点服务业项目建设。

第三节  创新合作建设模式

  合作共建开发园区。本着互利共赢原则,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鼓励两市合作共建、共管开发园区。鼓励共建区管理体制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把共建区建设成为合淮同城化示范区。在共建基础设施、共建招商引资平台、共建宣传窗口、共建项目及其配套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积极有效的合作。

  鼓励建设园中园。鼓励工业走廊与沿海地区政府、开发园区、战略投资者,发挥各自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合作共建开发园区。在现有开发园区内划出部分土地,建设园中园,按照统一规划,由合作双方联合建设,共同规划,联合开发。积极探索飞地开发方式,发展飞地工业,将一些开发园区委托发达地区政府机构、开发区、大型企业开发管理。支持工业走廊内的开发园区在合肥国家级开发区设立专门办事窗口,以商招商,对口帮扶,通过与相关园区的联合,形成产业链的关联效应。

构建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完善共建区的协调机制,统筹协调解决共建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在规划、项目、产业、资源等方面的联动,完善工业走廊内共建共享及利益协调机制。积极探索区域产值、税收分成和环保容量调剂补偿政策,促进产业的集中和集聚。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开展价格改革试点,试行大用户直供电。

共建对外招商引资平台。推动工业走廊整体对外招商。建立招商引资利益分配协调机制,联合出台招商引资政策。按产业分工和开发区建设导向,协调招商引资工作,避免区域内部恶性竞争。在两市关联度大、协作效应强的领域,联合开展组团招商。两市在对方城市、周边地区及境内外举办的贸易洽谈和会展等活动,可采取共同冠名、合作联办的方式。

   加强舆论宣传。大力宣传建设工业走廊的各种优势和发展潜力,宣传建设工业走廊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宣传建设工业走廊的重大政策和工作举措,形成两市共同关注和积极参与的浓厚氛围,提高工业走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四节 强化项目支撑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以项目为抓手扩大有效投入,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带动力大、支撑力强、产业关联度高的重大项目建设。围绕发展主导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和提升传统产业,精心选准一批重大项目,抓紧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形成规划一批、开发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滚动机制。各类省级规划在项目布局上对工业走廊适当倾斜。在确定全省五年或年度重点项目时,逐步提高工业走廊重点项目比重。在交通、能源、电信、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向工业走廊倾斜。将工业走廊纳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范围,积极承接沿海和国外产业转移;将工业走廊纳入合芜湖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范围,提高工业走廊技术含量,推动高技术企业的发展。两市掌握使用的科技三项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配套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农业发展基金、招商引资专项资金等,优先支持工业走廊项目。

培植骨干企业。鼓励大中型企业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引进战略投资者,促进资产、技术、产业重组,形成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大企业集团。积极推进企业购并重组。支持两市以各自的名、优、新、特产品为龙头,开展合作办厂,共建资源基地。发挥各自龙头企业的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组织两市企业加强配套合作,延伸产业链。积极争取和大力支持央企和省属企业在工业走廊布局项目。

加大投入力度。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工业投融资体制,形成支撑工业投入合理增长的长效机制。推动工业走廊内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积极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吸纳资金、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改善融资环境,推进银企合作。加强投资机构建设,积极发展产业基金。省、市共同出资,设立工业走廊建设基金,用于工业走廊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贴息和奖励。两市协商设立共建区建设基金,用于共建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贴息和奖励。

第五节 加强工业园区建设

  实现有序发展。适应发展需要,支持开发园区扩区扩容,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经济园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试点园、承接产业转移园区等。支持现有的开发区升级。加大园区管理创新力度,搞好规划,完善政策,强化管理,提高基础设施承载力、产业集聚配套力、招商引资吸引力和企业发展竞争力,把园区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集约利用土地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示范区、发展开放型经济和体制创新的先行区、创造就业岗位和吸纳创新型人才的集中区。

优化产业布局。根据工业走廊的产业布局方向,按照各个园区的定位和分工,采取有针对性的引导措施,促进工业项目向特色园区集中、向产业集群配套,重点谋划发展一批带动作用强、产业关联度大、产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两型”产业和“两型”项目,努力形成各具特色、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集约节约用地。工业走廊建设用地与两市中心城区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工业走廊用地单独列入省里下达的用地计划指标,年度用地计划适当向工业走廊倾斜。两市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指标优先用于工业走廊建设用地。鼓励地处城市中心区的工业企业整体迁入工业走廊,对从城市中心迁入工业走廊的工业企业可批准按划拨用地方式供地,企业原划拨工业用地处置所得收益可提取相应的比例用于企业搬迁补偿。

第六节 加强规划衔接

  坚持以《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注重加强同其他专项规划的衔接,并根据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及时调整和修订规划。有关部门要在本规划的指导下,进一步研究制定加快工业走廊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规划顺利实施。

为进一步了解掌握社会公众对政策执行效果的反馈与评价,请您对该政策的制定及执行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将及时收集并分析,共同助力政策不断完善。
  • 姓  名:

  • 联系方式:

  • *内  容:

  •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