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2017年,市发改委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政府信息办的指导和帮助下,认真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政府网站发展指引>有关事项的通知》(皖政办秘〔2017〕234号)和有关电子政务方面的各项文件精神,确保我委电子政务工作顺利推进,现将2017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7年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
为使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我委着眼于建立政务信息公开长效机制,使政务公开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行为。一是加强和完善领导机制。根据单位工作需要和人事变动,及时调整电子政务管理机构和负责人。出台了《关于调整领导分工的通知》(发改党〔2017〕30号),明确总工程师何春福为信息中心的分管领导,负责全委系统的电子政务工作,包括门户网站、政务公开、市民心声、微信公众号等。二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我委通过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公开责任、审核、监督等制度,促进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做好门户网站维护管理工作
一是开展门户网站集约化管理工作。按照市政府《关于开展全市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的通知》要求,我委网站纳入首批市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建设范围,利用平台统一的软硬件和二级域名,以及全新设计的页面和精简的资讯栏目,更好的宣传发改委工作。按规定程序报市政府信息办同意后,我委新网站于2017年4月正式上线运行,原网站已按程序关停。二是及时自查整改。根据市政府信息办每月下发的政府网站普查检测报告,及时进行整改,确保网站在省办、国办的检查中不出错。在日常工作中,每月定时进行“读网”工作,确保所有栏目更新及时、规范,信息发布内容准确合规。2017年我委网站在国办、省网站检测中均未被通报。三是做好信息发布。针对公开项目的不同情况,确定公开时间,做到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固定性工作长期公开。2017年我委共发布信息1406条,其中动态类信息444条,通知公示类信息313条,其他信息649条。
3、做好政务公开信息发布工作
一是调整领导机构。成立了政务信息公开领导小组,由委主任沈斌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总工程师何春福任副组长,20个科室(办公室)的科长(主任)任组员,明确了有关职责,做到了领导、机构、人员“三到位”。领导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政务公开的具体事务。在工作中,强化“一把手挂帅、副职领导具体抓、责任到科室、落实到人头”的工作机制,形成纵到底、横到边、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体系,确保全委政务公开工作有序进行。二是突出公开重点。按照《2017年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要求,及时准确发布信息。重点做好决策公开、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公开、信息公开等内容。三是积极发布信息。政务公开网共发布信息570条,其中机构人事类25条、政策法规类68条、决策公开8条、决策部署落实23条、规划计划6条、行政权力运行364条、部门预决算及财务类11条、精准扶贫11条、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情况26条等。
4、做好网络舆情处理工作
针对12345“市长热线”、市民心声和党委系统在线留言,明确专人负责,做好在线服务工作,加大跟踪处理和督促落实力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加大办件审核、回访和公开的力度,切实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对网络舆情的受理范围、办理方式、回复标准、监督检查等做了明确规定,确保及时、有效、稳妥的处理好各类媒介的咨询、投诉、举报等网络舆情工作。今年以来共办理“12345市长热线”留言98条、市民心声留言26条、党委系统在线留言8条,除采煤沉陷区还原房(新家园小区)的问题外,其他咨询、投诉的处理率和回复率较好。
5、强化监督,确保政务信息公开落到实处
在狠抓内部制约机制的同时,重点以《关于市发改委系统信息报送及奖励办法的通知》(淮发改办(2016)102号)实施为突破口,抓好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的完善,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一是强化督查制度。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综合进行检查、考评,考评。严把公开内容和项目关,既防止该公开的不公开,搞半公开、假公开,又防止不该公开的乱公开。采取多种形式,强化监督检查工作,实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
二、存在问题
一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力量不足,工作基础需要进一步夯实。二是信息公开的内容还不够全面,信息更新的速度尚需进一步加快;三是各职能科室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尚不完全到位,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有待加强。
三、2018年工作计划
1、在市政府信息办指导下,做好电子政务、网站维护、信息公开等各项工作。
2、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开展委门户网站集约化管理工作,重点做好新版网站页面设计、数据保存和信息迁移工作,确保委门户网站的正常使用。
3、积极开展新媒体运用,推进市发改委微信公众号的建设和运营维护工作。
4、落实开展网站日常检查监测工作,对每月网站监测结果进行整改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