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高新区“三优化”赋能智慧生态之城

发布日期:2025-06-03 16:48 来源:淮南日报 【字体: 阅读:

擦亮生态底色 建设活力新区

淮南高新区“三优化”赋能智慧生态之城

近年来,淮南高新区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以“三优化”为抓手,在精筑公园体系、巧织口袋公园、创新共治机制等方面精准发力,赋能智慧生态之城建设,持续擦亮城市生态底色,为居民打造宜居宜业的活力新区。

精筑公园体系,优化空间提效能。淮南高新区以“公园城市”理念为引领,累计建成人民公园、山南儿童公园、周集坝公园、如意公园等9座高质量公园,统筹推进全域绿色空间提质增效。2024年建成淮河大道、和风大街绿道17公里,串联8个口袋公园,形成3.9万平方米“绿色毛细血管”;2025年计划新增9处口袋游园、11公里绿道及4处成品公厕,构建“300米见绿、500米入园”生态格局。万茂湖公园通过水岸重塑、设施迭代实现“蝶变”,带动周边商贸区人流量同比提升40%;如意公园“五一”开放期游客超3万人次,通过“公园+运动”设计理念,将公园场地升级为各类运动场,植入市花月季作为景观特色,盘活公园周边土地,使闲置土地利用率提升50%,将淮南高新区中西部片区蜕变为功能复合的城市活力空间。

巧织口袋公园,优化服务暖民心。如果说大型公园是城市“绿肺”,那么口袋公园则是城市的“毛细血管”,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绿色休闲空间。针对城市零碎空间利用率低的难题,淮南高新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建议,精准识别居民对公共空间的迫切需求,让口袋公园建设更贴近居民生活。系统梳理三馆周边、公交枢纽站、小区夹角等多处闲置地块,运用“微介入”手法,变废为宝,打造特色口袋公园群。碧桂园、万茂城通过“樱花大道贯通+健身休闲植入”双措并举,破解绿化纵深不足痛点。同步推进智慧泊车系统建设,完成15条路段803个泊位及4个公园停车场智能化改造,高峰期寻位时长缩短70%,群众满意度达98%。通过“需求清单-项目清单-效果清单”闭环管理,真正实现“小空间承载大民生”。

创新共治机制,优化管养保长效。淮南高新区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监督的多元化共治机制。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公园管理养护的指导和监管;引入专业的园林养护企业,负责公园日常养护工作,建立公园智慧管理系统,提高了管理养护的效率和质量;同时,鼓励社会组织和居民参与公园的管理和监督,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公园管理的良好氛围。搭建“线上平台+热线电话”多元意见通道,安排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和回复,实行诉求闭环管理,年均处理建议和投诉1000余条。积极招募志愿者参与管理养护工作,组织志愿者培训,明确服务内容和职责,协助开展文明劝导、环保宣传、绿化养护等活动,增强公众对周边绿道及口袋游园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建成2处多功能便民驿站,集成休憩、宣教等复合功能,联动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开展主题宣教活动。建立动态评估机制,计划将设施完好率、群众满意度等指标纳入养护考核。通过开展后备箱集市、自然课堂等文化活动,使绿道系统从生态廊道升级为文化纽带,长效赋能城市品质提升。

记者 李东华 通讯员 王林凤 王诗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