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安全之基 护航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5-07-22 16:41 来源:淮南日报 【字体: 阅读:

大通区深化安全生产监管,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筑牢安全之基 护航高质量发展

今年6月是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大通区利用“安全宣传咨询日”,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主题,结合正在开展的“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隐患起底排查行动”“人员密集场所‘六类突出风险’专项行动,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唱响”抓安全就是抓发展“的主旋律。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通区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4—2026)为抓手,着力夯实安全生产根基,有效防范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扛牢政治责任,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今年以来,大通区通过召开区委常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区长工作例会等会议,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安全生产有关会议精神,扛牢”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区安委办督促安委会各成员单位、企业学好用好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开展培训学习62次,覆盖1761人次。各成员单位有序推进”八大行动“,对本行业领域和重点单位场所、关键环节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着力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区应急管理局采取”学习培训+专家指导+监管服务三位一体“的模式开展帮扶指导,结合实际案例、政策法规、专业技术等对辖区企业开展现场教学,对隐患判定标准进行细致剖析,共同查找、消除隐患,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守安全之”心“,筑安全之”基“。着眼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浓厚氛围,区应急管理局充分利用报纸、”两微一端“、宣传册等线上线下平台,普及新《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共发放安全宣传单及宣传品10000余份。结合重大节日、重点时段大力开展安全应急知识”五进“活动,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举办”安全生产大家谈“”班前会“”以案说法“等活动12场次;组织300余人参加网络知识竞赛;组织企业开展各类事故应急演练30余场,参与900余人。按照”整合资源、联系实际、规范管理“的原则,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进党校“、应急、消防大讲堂培训、人员密集场所”六类突出风险“专题培训、安全生产”巡回培训“等各类宣传活动27次,参与1000余人次。

坚持人民至上,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在淮河流域汛期到来前夕,5月中旬,区安委办联合区应急局、区人武部、各乡镇街道及大通蓝天救援队等多支应急力量,在高塘湖开展汛前演练,以实战的标准进行检验,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行万全之策,打主动之仗。汛前召开全区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对全区防汛抗旱工作进行系统安排部署,建立”区、镇、村、组“四级干部包保责任体系。区防办修订完善了防汛抗旱、水旱灾害、水库防汛等应急预案,各乡镇街道及村社区结合实际修订了各自防汛应急预案,切实提高各级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组织农水、住建、自规等有关部门按照”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要求,常态化开展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突出抓好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防守,科学精细调度防洪工程,严密做好水库安全度汛、地质灾害防范、城镇内涝防御、堤防巡查防守等重点工作。针对辖区内历史积水位置进行摸排整理,对低洼易涝地区重点人群采取网格化包保模式,将防汛责任、力量、措施精准嵌入基层治理网格,实现风险早发现、预警快响应、人员稳转移。

进入汛期以来,各相关成员单位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领导值守制度,确保领导责任到位、防范措施到位、物资储备到位、预案落实到位、信息传达到位,织密织牢安全防护网。目前,全区储备袋类4万余条、布料类3.6万平方米、桩木20立方米、预储砂石料9000吨、块石8000吨。防洪子堤50米、冲锋舟6艘、发电机4台套、应急照明系统6套、水泵47台套。组建专业救援队1支(大通区蓝天救援队),乡镇(街道)防汛救援队5支共计300余人,辖区建筑施工单位专业抢险队伍共计90余人。同时,为各乡镇(街道)配发单兵手持设备及布控球,一旦有险情发生,第一时间与区应急指挥中心进行音视频互联互通,实现现场情况的高效反馈,确保指令的快速下达、人员和设备及时撤离,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通讯员 潘雪洁 记者 朱庆磊)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